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話,但在佛教界,卻是一句禪林法語。
唐代趙州觀音寺高僧從諗禪師,人稱“趙州古佛”,他喜愛茶飲,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歡用茶作為機鋒語。
據《指月錄》載:“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問新近曾到此間么?”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后院主問曰“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
“吃茶去”,是一句極平常的話,禪宗講究頓悟,認為何時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極平常的事物中蘊藏著真諦。茶對佛教徒來說,是平常的一種飲料,幾乎每天必飲,因而,從諗禪師以“吃茶去”作為悟道的機鋒語,對佛教徒來說,既平常又深奧,能否覺悟,則靠自己的靈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