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時期,宮廷里的斗茶活動非常盛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為了滿足帝皇大臣們的欲望,貢茶的征收名目越來越多,制作越來越“新奇”。
據《苕溪漁隱叢話》等記載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鄭可簡創制了一種以“銀絲水芽”制成的“方寸新”。這種團茶色如白雪,故名為“龍園勝雪”。鄭可簡即因此而受到寵幸,官升至福建路轉運使。
后來,鄭可簡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后來發現了一種叫做“朱草”的名茶,鄭可簡便將“朱草”拿來,讓自己的兒子待問去進貢。于是,他的兒子待問也果然因貢茶有功而得了官職。當時有人譏諷說“父貴因茶白,兒榮為草朱”。
鄭可簡等兒子榮歸故里時,便大辦宴席,熱鬧非凡,在宴會期間,鄭可簡得意地說“一門僥幸”。此時他的侄子千里,因為“朱草”被奪正憤憤不平,立即對上一句“千里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