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綿綿的一個下午,福州市鼓西路舊米倉一戶普通人家。老壽星吳益馨老人正坐在客廳里,手拿放大鏡看報紙,身邊的茶桌上擺著一個紫砂壺和一個白色鑲花的瓷杯。雖然外面陰雨滴滴答答,這里卻分外的和諧寧靜。
老人今年已經101歲高齡了,她是福州百年老茶莊“五頂峰”老板邱哼莆長子的大媳婦。老人思路清晰,每天看報,偶爾也看電視,還會接、打電話,有的時候兒子出去應酬,母親都會給他打電話說:不能喝酒,你高血壓啊。
仔細端詳老人的茶杯,大約只有125毫升,然而就是它,已經為老人盛茶水幾十年了。老人回憶起當年五頂峰茶莊還興旺的時候,家里每天都是用錫茶壺泡茶,一家人都是這樣喝。雖然茶莊的“明前綠”很好、很出名,但那是用來賣的,家中都是喝香片,就是比“明前綠”差些的,相當于現在三四級的綠茶。過去醫藥沒現在這么方便,自家小孩肚子痛、感冒發熱等,也是泡一包香片給他們喝下,然后去睡覺,效果還很好。
至上世紀50年代初,茶莊中落,老人家里自此改喝茉莉花茶,自己買茶坯回來加工制作。上世紀70年代初,老人的兒子在供銷系統工作,經常在閩南、廣東跑業務,見那里都是喝功夫茶,所以也改喝鐵觀音,并一直延續到現在。
老人對茶葉品質并不苛求,價格也就是在百元以內,但喝茶習慣卻頗為講究:早晨起床,洗漱后一杯茶,中午飯后一杯茶,午休起床后一杯茶。由于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晚上現在一般不喝茶了。平時口渴了就喝茶,肚子不舒服了,也得泡一杯濃茶喝。
老人桌上的紫砂壺,是兒子上世紀70年代從浙江帶回來的。抓一撮茶葉放進壺里,倒開水洗一遍,把水倒掉,然后再加水,一會兒茶水直接從壺里倒到杯中就可以喝了。老人說,茶葉可以治療感冒等疾病,肚子不舒服,泡個濃點的茶喝了去睡覺,醒起來的時候就會減輕很多。
提起101歲的高齡跟喝茶有什么直接關系,老人說,這個她倒沒有想過,反正喝茶是她的生活習慣,跟吃飯一樣。肚子餓了就得吃,渴了就喝茶,沒有什么講究。有什么茶就喝什么茶,從香片、茉莉花茶到現在的鐵觀音,從來沒有不習慣,但是一定得是茶。老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茶了,她甚至一喝到白開水就要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