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檢驗取少許開水沖泡后的葉片,用放大鏡觀察,如果葉片的顏色為深綠色,上面光滑,背面有茸毛,葉片呈橢圓形,葉端短小鈍圓,葉緣呈鋸齒狀,鋸齒上有纖毛,即可判斷為真茶。不符合以上特征的葉片即為摻假茶。
對摻入已浸泡過的茶葉檢驗:取可疑茶葉片,制成粉末,置于表面皿中后,另于其上端再加蓋一表面皿,控制電爐,用小火烘烤5~10min,在覆蓋的表面皿上,用鏡檢,如果可見許多極細的油滴狀物,并有許多細針狀結晶者為咖啡堿,表明是純茶。否則說明咖啡堿早已溶解無存,可以判為是已經浸泡過的茶葉。還可以根據浸出液比重法來確定,已經浸泡過的茶葉浸出液比重為1.0023~1.0057,與新茶浸出液比重1.0098~1.0145相差甚遠,上述兩種方法結合使用,更能準確判斷。
對茶葉中摻入了色素的檢驗:取茶碎末放在白紙上,反復摩擦,如在紙上留下了各種顏色條痕,說明有著色劑存在。還可取茶少許加入三氯甲烷,振蕩后,如三氯甲烷呈現藍色或綠色者,表明茶葉摻入了藍靛或姜黃等著色劑。
對茶葉中摻入蠟質的檢驗:取少許茶葉攤于粗糙白紙上,用電熨斗燙之,如在白紙上有明顯油跡存在,說明茶葉中摻入了蜂蠟或石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