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茶館品品茶,本是一件樂事,可不少人卻怎么也樂不起來。據了解,敢走進茶館的人,都是鼓足了勇氣的。要么是身上裝了足夠多的銀子,要么是沾別人的光。曾有友請客品茗,選定翠湖邊某知名茶樓,落座后,得知最便宜的一泡茶要600大元。自此若再進茶館,都"小心怕怕",必先打聽清楚價格,不敢再貿然行事。
一怕心里沒底。這年頭,供過于求、生意難做,這是客觀事實。茶館想多賣多賺,可以體諒,也無可厚非。然而茶客往往對茶館缺乏必要的了解,也缺乏對自身的了解,一時興起,或者因為在朋友面前磨不開面子,進了茶館才發現出來難了,難免吃了啞巴虧,忽略了量力而行。
二怕被蒙。雖然茶館門口貼滿各類打折招貼,一年到頭"回饋茶友",讓人還沒進門已覺得自己賺了。滿目皆是"真情回報客戶"、"天天八折"、"免費茶點"等等差不多都成了"狼來啦"的同義詞。茶客自然有口難辨,不知不覺就當了冤大頭。
三怕太"熱情"如今茶館都秉承茶客是"上帝"的宗旨,許多時候,腳剛邁進門,服務員便纏住不放,這也好茶、那也香茗,任何茶品在她看來都是"最合適你不過了"讓人哭笑不得。更有甚者,這種"熱情"是"接力"式的,讓人無處可逃,連自己選茶的自由都喪失了,被弄得渾身不自在。
學會了解和處理需要和價值觀的不同,是茶客和茶館的必修課。茶客要明白,你的向往的茶莊或茶館,假如自己對其高昂的價格實在難以消受,那就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能夠負擔得起的其他茶莊吧。善良的茶莊老板,請你知道,行商要講求商業藝術,更要重視細水長流?扛邇r炒作,做有限的"一錘子買賣",會失去長久而多數的顧客,得不償失啊。留住回頭客,不也是我們茶館需要的成就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