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喝茶,也有很多因為傳說傳聞導致的認識誤區,需要澄清一下。
誤區一,喝隔夜茶會得癌癥
有一個觀點是:隔夜茶會產生亞硝酸銨,長期喝會得癌癥。實際上,能抑制亞硝酸銨的形成,就算是隔夜茶,亞硝酸銨含量也很少。因此,隔夜茶是可以喝的。但我們更加主張隨泡隨飲,畢竟放置時間長了會氧化,也可能受細菌污染,營養不好。
誤區二,喝酒、牛奶,吃肉、海鮮都不能飲茶
這樣的說法太絕對化了。我國邊境的少數民族長期就有吃肉、喝酥油茶的習慣,身體不也很健康嗎?而且喝酒過多,飲茶能幫助小便排出,而且是有益健康的。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喝高濃度的茶,會加快心臟運動,增加負擔。順帶提一句,抽煙的人應該多喝茶,因為茶多酚對尼古丁、煙焦油有解除功能。
誤區三,喝白開水比飲茶更好
白開水對人體的營養作用只是補充水分,如果大量運動后出汗,人體損失鹽分和鉀離子,光喝白開水可不能補充。而茶葉里鉀離子含量高,對恢復體力更好。
誤區四,喝苦丁茶能減肥
首先要澄清的是,苦丁茶不是茶樹植物。苦丁茶有減肥功效,但味道不好,而且單靠苦丁茶是沒有減肥作用的,要減肥只能喝金銀花茶。
誤區五,兒童不能飲茶
嬰兒要避免咖啡堿的刺激,確實不宜飲茶,但3歲以上的兒童,我們提倡可以適量飲茶,小學生和中學生則應正確引導他們科學飲茶。兒童喝茶,要喝好的紅茶、綠茶,2克茶葉用150毫升水沖泡兩三分鐘即可。我們也提倡兒童飯后用茶水漱口,保護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