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安溪鐵觀音種植方法,要知道,安溪鐵觀音的生長對土壤、海拔、積溫、降水、溫度、濕度等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問題的要求非常嚴格。
首先,鐵觀音必須生長于海拔300-1000M之間,在這樣的海拔高度上,霧多,漫射光多,溫度適宜,鐵觀音才能含有較豐富的氨基酸,從而形成獨特的鐵觀音品質。
其次,鐵觀音茶園以坐南朝北為佳,因為這樣的地理位置,太陽不會整天直射,日光多為斜射光。
第三,鐵觀音還必須生長在中性偏酸、富含化學微量元素的紅黃土壤中。安溪縣地處北緯20°50′-25°26′。東經117°36′-118°17′,境內多山,常年云霧繚繞,年平均溫度18°C;光照適宜,多漫射光、多紫外線光;年降雨量1700-1800MM,相對濕度78%以上,山地土質多為酸性紅壤和磚紅壤。
因此,非常適宜鐵觀音茶樹生長,構成了安溪鐵觀音培育、生長的自然優(yōu)勢。也正因為如此,即使在栽培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品質最好的鐵觀音仍然只能生產于青山綠水的中國東南部的福建省安溪縣。
安溪鐵觀音種植方法及其制作嚴謹,技藝精巧。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為春茶,產量占全年總產量的40—45%;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一7月上旬)為夏茶,產量占15—20%;立秋至處暑(8月上旬一8月下旬)為暑茶,產量占25—3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一l0月上旬)為秋茶,產量占25—30%。有個別地方由于氣溫較高,還可生產一季冬茶,冬茶顏色較青綠,滋味也較青,產量不多。制茶品質以秋茶為最好,春茶次之。秋茶的香氣特高,俗稱秋香,但湯味較薄。夏、暑茶品質較次。鮮葉采摘標準必須在嫩捎形成駐芽后,頂葉剛開展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采下二、三葉。采時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斷葉片,不折疊葉張,不碰碎葉尖,不帶單片,不帶魚葉和老梗。生長地帶不同的茶樹鮮葉要分開,特別是早青、午青、晚青要嚴格分開制造,以午青品質為最優(yō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