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昌的茶鋪分為高中低三檔。高檔的環(huán)境很好,裝潢考究,一般為兩至三層樓,且樓上都設(shè)雅座,以茶為主兼賣小吃,同時有清音、曲藝、琴棋等活動。中檔的多為木質(zhì)二層樓建筑,與老南昌民居大抵無異。樓內(nèi)采光條件不佳,通風條件也不是很好。裝潢上一般為木板墻,以青石板鋪地,柜臺設(shè)在一樓,茶桌為八仙桌,四周佐以高腳條凳,衛(wèi)生條件良好。低檔的南昌人喚作“茶店”,設(shè)備更加簡陋,面積更加狹小。
茶鋪每天上午八時左右開門,一會兒便有三三兩兩的茶客提著鳥籠或兩手空空逍遙而來。上午十時至十一時,一般情況下每家茶鋪都能滿座。時至正午,茶足話盡,人們紛紛回家吃午飯。下午三時,也就是午覺時間過后,一部分茶客又來光顧。晚上十時開始準備打烊。南昌的茶鋪一般實行早午晚三巡。早巡也就是南昌人所謂的“過茶”,生意是全天最火的。午巡和晚巡生意則不如早巡,并且需要重新記價。茶鋪的主要消費群體為老年男性。老人們,清晨開始泡茶鋪,時將正午,便回家吃飯午休,下午仍有一部分人來泡茶鋪,另外一大部分奔赴澡堂。舊時有諺云“早上人包水,下午水包人”,就是老人們一天休閑生活的最好寫照。
茶客走進茶鋪,跑堂伙計便會迎上來招呼客人坐定,待客人點定所要的茶及茶點后,伙計會拿來一只帶蓋托的瓷茶碗和一雙供客人夾取茶點的筷子,另外,還會帶來茶點。然后,伙計會一手掀杯蓋,一手執(zhí)茶壺,將壺傾斜,熱水順著嘴管射出,射入茶碗,一射即準,一準即滿,不多不少,滴水不漏。有時伙計還會耍出如“高山流水”、“蘇秦背劍”、“童子吹笛”之類的花樣以悅茶客。茶鋪里的茶壺,主要分長嘴壺和沖壺兩種,長嘴壺與四川茶園的長嘴壺大抵無異。而沖壺則為短嘴,錫制,置于堂中爐灶的煙孔上或是由跑堂伙計提在手中。
受南昌附近茶產(chǎn)地的產(chǎn)茶品種影響(婺源云霧、遂川狗牯腦、井岡翠綠等),茶鋪幾乎只供應(yīng)綠茶,鮮見烏龍、紅茶之類。而且,茶葉的品種和質(zhì)量大都為中下等,南昌人謂為“香片”。若客人需要龍井、雀舌等高檔茶,則要另外收費。一般的茶客,都是點一碗五分錢的茶(上世紀70年代市價),茶金可謂相當?shù)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