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茶館伙計叫茶房也稱茶博士。他們沖茶時手握銅壺,壺嘴離桌數尺,瞄準茶碗一舉一落可連注數盅不見一滴在外。舊時茶資視茶館檔次而定,從十多文錢至百余文錢不等。有一種元寶茶在農歷大年初一供應,店家在蓋碗上加了兩只青橄欖,美名“元寶茶”,討個吉利口彩。早年青浦朱家角放生橋兩側的橋樓茶館地處雅靜,茶客來此擇個靠窗座位沏上一壺上好香茗,啜茶、賞景、談天、看書或獨坐冥想,偷得浮生半日閑,悠然而樂。這是上海老話“孵茶館”的寫實,有此癮者一日不可或缺。據說從前老茶館客進入茶館坐定點茶不必開口,可用手勢表示:食指伸直是綠茶、食指彎曲是紅茶、五指齊伸微彎是菊花茶,伸手握拳是玳玳花茶,伸個小指是白開水,伙計一看心領神會。有老茶客告訴我,茶館業有行業術語,俗稱“切口”如:一、二、三、四、五,叫搖、柳、搜、埽、崴,茶葉叫“淋枝子”,好茶葉叫“尖淋”,次茶葉叫“念嘬淋”,客人叫“年子”,來客叫“入窯兒”等等,一般人是聽不懂的。
老上海各行各業以茶樓為場地洽談生意交流信息。晚清營造廠商主要集中在青蓮閣舉行茶會,建筑商多聚在福州路496號長樂茶園,一些小包工則在湖北路天香閣及附近的一樂天茶樓活動,花卉行業在老西門外萬生橋阿德茶館設臺交易,品芳樓是舊汽車及配件的交易場所,四美軒是珠寶玉器市場之一,浙江路蘿春閣是木業聚集地,一洞天茶館成了各報社的“新聞聚會”中心。舊時三教九流都涌向了茶館這聲“風水寶地”。巡捕、密探、包打聽混跡其中,娼妓時隱時現,吸毒的、詐騙的、算命的、傳教的、賭博的、拉皮條的、不務正業的都在此亮相、游動。舊時男女私奔大半是約定以茶樓為出發地點,新閘路大王廟、西安茶園、永嘉路康興園、老西門中華樓、徐家匯彩云樓等低檔茶館內有窮苦工人在等待雇主招工,俗稱“孵豆芽”。流氓白相人為搶地盤、分贓不均而來茶館“吃講茶”,一言不合,板凳、茶壺、碗盅橫飛大打出手,茶樓傾刻變戰場。不過這“吃講茶”的也有講文明的,那是20世紀初上海青年工人離婚談判多在茶館里進行,雙方各請幾個朋友來“吃講茶”,雙方客客氣氣談好條件,男方付給女方一部分錢,離婚即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