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傳統茶點多種多樣,不少是祁門特有的,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美味可口,深為群眾喜愛。
炒凍米、鹽水豆、苞蘆松是祁門人日常喜愛的茶點,四鄉均有。炒凍米是將糯米洗凈蒸熟,冷卻后搓成碎粒狀晾干,用大鐵鍋將細沙炒熱,放入干米粒爆炒,片刻米粒膨脹,用篩篩掉沙粒即成。炒凍米入口松脆,尤有一種濃郁的米香,沁人心脾,既是可口的點心,又可充饑。祁門人還將凍米加以芝麻、花生,和以糖稀精心制作成凍米糖,又香又甜,松軟宜人,更加可口。
鹽水豆制法簡單,將洗凈的黃豆放入鍋內,加入水、鹽、味精、五香、八角等作料,煮熟后曬干即成。入口柔韌耐嚼,香糯微咸,既是茶點,也可佐餐。
苞蘆松的制法則復雜得多,先將玉米磨成細粉,用細篩篩過。燒一鍋開水,放入適量咸鹽,將細粉均勻撒入水中,不停地攪拌,呈糊狀后倒入盆中冷卻凝固,再用特制的竹弓刨成薄片,置于竹匾上曬干。食用時,將薄片放入油中,炸至膨脹上浮即成。苞蘆松酷似現在的膨化食品,膨松香脆,入口即化。既可作為飲茶小吃,也有人用來佐酒。除用玉米粉作原料外,還有用大米、蕎麥等粉制作米松和蕎麥松,亦各有特色,頗具風味。
祁門的茶點尤以西鄉一帶的豆糖別具一格,此糖乃是將黃豆粉炒熟,用糖稀拌調均勻后,切成條、塊狀,另用黑芝麻粉和以糖稀,切成細條,做成福、祿、壽等喜慶字樣,字空隙處以豆粉條、塊嵌入,用刀切后補齊,再用手從四周向內緊縮,用刀切成薄塊即成,有圓形方形菱形。奇特的是,豆糖中的福、祿、壽字絲毫不亂,清晰明顯。也有的不做字,隨意絞成各種圖案,多為長條形。這種豆糖制作手藝精湛,與其說是香甜爽口的食品,不如說是精美的工藝品了,令人贊嘆不已。
祁門城區人喜愛的茶點為鹽餅、松糕和灰汁早米果。鹽餅是將面粉和后攤平,逐層放入香油、精鹽,灑摸均勻后,反復揉搓搟成薄餅狀,撒上少許芝麻,然后放入油鍋中烘烤而成,色澤油黃,松脆多層,香美可口。
松糕是祁門的名點,其制法是將秈米浸泡瀝干炒熟后,磨成細粉,以水攪和,拌入白糖后做成塊狀,用刀切成長條形,置于箱籠中烘烤而成?季康娜思叶嘤酶饽V瞥筛鞣N形狀,糕面上印有各種浮雕圖案,整齊美觀,是待客和饋贈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