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被列為福建省三大工夫紅茶之首,它的原產地福安市社口鎮坦洋村,位于閩東最高的峰巒--白云山麓。這里常年煙云緲緲,雨霧蒙蒙。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有個叫胡進四的茶農用萎凋、揉捻、發酵、烘焙等工序精制而得湯色紅、味鮮醇、耐沖泡的的工夫紅茶,取名:坦洋工夫。
坦洋功夫之鄉
酒香不怕巷子深,茶好引來四方客,坦洋工夫紅茶以其翹楚的魅力迅速扣開國門,銷往海外,芳名遠播。最鼎盛時,光坦洋村一條街就有三十六家茶行。每年制干茶兩萬多箱,茶葉收購范圍幾百里,攬括周圍七、八個縣,暢銷二十多個國家。國外來信只要直書"中國坦洋",無須冠以省、地、縣名便可準確無誤地送達收信人手中。現如今,福安已擁有茶園30余萬畝,年產量兩萬多噸,出口茶葉3000余噸。福安,不僅是坦洋工夫的原產地,還是我國綠茶,花茶的主產區。
福安產地“茶俗”
在悠久種茶、飲茶歷史的薰陶下,福安人在懇親訪友、饋贈禮品、婚喪喜慶、古葬習俗、治病藥方等生活和民俗的領域中,茶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福安人喜茶重茶,將茶葉列為開門七件事之列,接待客人先茶后飯,謂之“茶哥米弟”。有句茶諺“天亮一碗茶,藥店無交家”,意則每天喝茶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