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早發現并利用茶的人據說是神農氏。相傳在公元前2737年時,他意外地喝到加了野生茶樹的葉子所煮沸的水,覺得神清氣爽;另有一說是他嘗百草中了毒,但藉嚼茶樹葉化解,從此中國人日漸懂得對茶的藥用、食用及飲用。
福安是福建省茶葉發祥地之一,久負盛名的“坦洋工夫”就出自這社口坦洋,聞名中外的“坦洋工夫”屬我國四大工夫名茶之一;福建省三大工夫之一。福安產茶歷史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可追溯至晉隋兩朝時期,到了唐代已有“比屋皆飲”之習俗。入宋又盛行“斗茶”,出現了“茶馬交易”、“茶馬互市”方式,以后歷經元、明、清、代,茶葉生產進一步得到發展,并開始對外貿易。清咸豐、同治年間,“坦洋工夫”紅茶在坦洋村試制成功,大批商賈慕名而來,入山求市,云集坦洋,開設茶行,一時聲名遠揚,馳名中外。深入坦洋,觀舊街市、看古茶坊,訪老茶人,當時車水馬龍、客商云集仿佛躍然眼前。
社口鎮,是座四面環山的小鎮,這里民風淳樸,風景優美。位于閩東白云山東麓,背倚梨蘭山,面對長溪水,處于福安市西北部,至城區26公里。東和潭頭、城陽相鄰,西與曉陽交界,南和坂中、穆云接壤,北與壽寧武曲毗鄰,土地總面積96平方公里。鎮政府所在地--社口。海拔67米。省道楓湖線貫穿社口南北。境內長13公里。縣道社首公路(社口至曉陽首陽)境內長14公里。社嶺公路(社口至謝嶺下)全長17.9公里。以上三條是社口交通主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