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紅茶高峰論壇上,來自全國各主要紅茶產區的茶界人士及與會專家普遍認為,世界紅茶始于武夷“正山小種”,熱于福安“坦洋工夫”。近幾年,“坦洋工夫”在國內紅茶市場頻頻發力,帶動紅茶消費熱潮。
1851年,坦洋村茶農胡進四率先自制“坦洋工夫”紅茶成功,遠銷二十多個國家與地區。據史料記載,清咸豐年間,“會英商購買華茶,以坦洋出產為最”。“坦洋工夫”問世后64年,即1915年,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名動英倫三島,風靡歐洲,成為皇室宴會必備及王公貴族私藏的珍稀飲品。
2007年,“坦洋工夫”11款新產品聯合晉京,在人民大會堂公開展示,因其生態、和諧、健康、高貴的文化內涵及消脂、健胃、“三抗三降”(抗腫瘤、抗氧化、抗輻射;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的保健功能,受到首都各界人士歡迎,被指定為中華名人特供茶、“申奧第一茶”等,在國內掀起新一輪紅茶熱。
2010年,“坦洋工夫”紅茶躋身“中國紅茶十大品牌”,產量達到6400噸,產值9.46億元。目前,福安有5萬多茶商在北京、太原、上海、福州、銀川、廣州及海外等地區建立“坦洋工夫”名人會館、茶城、專柜、專賣店3000多家。曾經幾近銷聲匿跡的“坦洋工夫”以所向披靡之勢縱橫茶市,產品熱銷國內各大中城市以及美國、日本、韓國、東南亞、俄羅斯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5家專業生產“坦洋工夫”紅茶企業入榜“2010年度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據2010年《茶業藍皮書》公布,以“坦洋工夫”等為代表的福建紅茶,走在中國紅茶消費風潮的前列。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以來,國內紅茶品牌數量就暴增近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