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仔細琢磨下,這句話的前提應該是“一方水土一方人養”。自從坦洋先輩培植出“菜茶”以來,這里的人們便一代代精心呵護這一優良茶種,在長期生產實踐中不斷地積累肥、剪、采、養、保等經驗。按栽植地不同而分為園茶和山茶,均能注重茶園水土保持管理。播種一般在寒露至霜降間,茶籽呈褐色即行采收,茶籽有秋播、春播之分,并分直播與先育苗而后定植兩種,還有用分根法與壓條法繁殖茶樹。
坦洋人將自己樸拙純厚傾注于茶林,梯次層疊的茶林已經與茶鄉人的血脈、魂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坦洋菜茶”不僅在坦洋這片土地深深地扎下了根,而且還向外地傳播茶種。建國以來,大量的茶籽陸續向四川、湖北、湖南、江蘇、貴州、云南等地茶區推廣種植。1962-1965年茶籽輸送到馬里、肯尼亞等國家試種,獲得較大面積的栽培和擴大繁殖。